全国首个“火箭班”落户山东背后:6年19次海上发射,将127颗卫星送入太空

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-10-02 1 0

近日,全国首个“中国火箭班”为何落户济南历城二中,引起众人关注。首个火箭班为何落户山东?山东有何优势?

“想成为航天员,不仅要有梦想,还要有‘脚踏实地’的毅力——我曾为了一个训练动作,重复练习上千次。”在中国首批航天员、原空军一级飞行员赵传东带来的“航天第一课”上,这句话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记者了解到,中国首个火箭班的设立,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素养,推进学校科技教育发展与拔尖人才建设,培养储备航天科技后备人才。而近年来,山东是与火箭发射联系最为紧密的省份之一。

9月24日,在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,捷龙三号遥八运载火箭点火升空,以一箭十二星海上发射方式直冲云霄。这是山东近一个半月内完成的第三次海上发射。同样在9月,首个“中国火箭班”落户山东高中,背后离不开对人才培养的综合考量。

全国首个“火箭班”落户山东背后:6年19次海上发射,将127颗卫星送入太空

9月24日下午,捷龙三号遥八运载火箭,搭乘“东方航天港”号发射船,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点火升空。

近年来,山东的火箭发射故事频频登上热搜,为全国人民所熟知。

在山东,海阳东方航天港的一块石刻上,铭记着中国海上发射的起点——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。当天,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完成我国首次海上发射,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海射技术的国家。

此后六年,东方航天港以“全国首次”为刻度,一步步拓展海上发射的边界:2020年,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发射;2022年,首次海上“一站式”发射;2023年,民营商业火箭首次海上发射;2024年,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“引力一号”首飞成功……截至目前,海阳累计保障19次海上发射,将127颗卫星精准入轨,同时,保障我国3次液体火箭动力试车任务和2次液体火箭飞行回收试验,已具备液体火箭全系统试车能力。

近年来,山东空天信息产业正在加速“成型”,在“火箭大省”的赛道上加速飞驰。这个传统认知中的“非航天大省”,正以向海图强的姿态,勾勒出一幅“叩问苍穹”的壮阔画卷。

中国火箭总工程师李少宁感慨道,“火箭班的成立,是一代航天人对未来的深情嘱托,也是对航天战略人才储备的‘天梯’。”他强调,要在少年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,让同学们在最具想象的年纪里能够与中国火箭人同行,近距离接触航天技术、了解航天工程。未来,能有更多山东学子接过“长征”的接力棒,让中国的航天队伍永远保持年轻,永远充满前进的力量。

来源:海报新闻 作者:陈洋洋

评论